綜合媒體報道,消息顯示中國將在今年的9月3號在北京舉行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抗戰勝利日大閱兵。屆時將邀請外國領導人一同登上天安門城樓檢閱中國力量!
查閱自新中國成立以來進行的14次大型閱兵不難發現,外國首腦出席中國閱兵有過先例。
能登上中國天安門城樓的外國領導人可謂是鳳毛菱角也就蘇聯時期的赫魯曉夫和金日成登上過天安門,從此之后只有一個西哈努克登上過天安門城樓。
那么今年的天安門大閱兵會邀請哪些國家的領導人呢?
能登上天安門城樓的外國領導人,其代表的國家必然與中國是傳統的友好盟邦。筆者粗粗統計了一下,大概有7位外國領導人能登上天安門城樓享受這一中國的特殊殊榮:
1.俄羅斯總統:普京
普京肯定是要來的。可以說中國今年的首次勝利日大閱兵就是為咱們中俄兩家共同打造的造勢平臺。普京將和習近平主席一同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展示出中俄聯手絞殺一切敢于來犯之敵的決心和實力。
早在2014年2月和7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俄羅斯和韓國時就已經明確表示要舉辦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活動,而中俄共同慶祝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更是醞釀已久。
5月,普京訪華時,此事被寫入中俄聯合聲明;9月,中俄蒙三國元首會晤,習近平邀請蒙古與中俄一道慶祝。今年的上合峰會,有關慶祝第二次世界大戰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的決議還首次被列入議程。
2.塔里克斯坦總統:拉赫蒙
塔吉克斯坦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在上和組織峰會期間成員國也就這個問題達成了共識,塔吉克斯坦是中國的近鄰,在經濟發展安全保障上都需要仰仗中國,尤其是中國開始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以后,塔吉克斯坦對中國的依賴就更深了。
拉赫蒙總統在去年習近平主席訪問塔吉克斯坦時表現的極為熱情,我想中國如果發出邀請,拉赫蒙也一定會非常愿意來中國登上天安門城樓的。
3.柬埔寨國王:諾羅敦·西哈莫尼
西哈莫尼國王曾對中國來訪的領導人說,柬埔寨與中國是最好的朋友,柬中兩國和兩國人民有著長期的傳統友誼與全面合作伙伴關系。他對中國黨和政府長期以來精心照料西哈努克太皇和莫尼列王太后的健康表示感謝。
柬埔寨與中國由于歷史原因長期與中國保持著近乎盟國般的關系,柬埔寨前國王西哈努克在北京居住了數十年,他把中國當做是第二故鄉。
西哈努克國王已經離世,相信西哈莫尼會子承父業繼續發展和中國的同盟關系,因此西哈莫尼國王也一定會登上今年的天安門城樓。
4.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
2014年9月,中俄蒙三國元首會晤,習近平邀請蒙古與中俄一道慶祝反法西斯勝利紀念日。蒙古國也是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受害者,不論是回顧歷史還是回到當下,蒙古國都必須靠攏中國。只有這樣蒙古國才會有未來。
蒙古國作為中俄兩國之間的內陸主權國,發展必然受制于中俄兩國,眼下蒙古的一個重要鄰國俄羅斯都開始倒向中國,蒙古國還有得選擇嗎?
從情感上講,國人一直把蒙古國當做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如果蒙古國總統額勒貝格道爾吉能登上天安門城樓,這一象征意義就足以震撼華夏了。
5.伊朗總統:魯哈尼
伊朗是全球范圍內最反美的發展中國家,與中俄一起堪稱反美鐵三角!
不僅從國家戰略上中國和伊朗是一致的,在經濟上伊朗的石油最大出口國是中國,在安全領域中國是伊朗武器裝備的進口國。
從戰略、經濟、軍事等多個角度看,伊朗都是站在中國一邊的。因此伊朗總統魯哈尼也會來中國參加這個勝利閱兵。
6.德國總理:默克爾
德國在二戰時期是軸心國成員之一,主導了二戰的歐洲戰場,戰后德國也是三大軸心國對法西斯罪行反思最為徹底的國家。讓德國元首登上天安門對日本的警示和教育意義會很有針對性。
德國也是中國在歐洲利益的代言人,不論德國元首如何更迭,德國始終沒有走上反華路線,中國國民對德國的好感度也是歐洲國家里最高的。
7.韓國總統:樸槿惠
中韓同為日本發動東亞侵略戰爭的受害國,有著共同的民族仇恨,韓國的民族意識極強和中國一樣有著非常強烈的受辱感,韓國在二戰時期甚至舉國淪陷。韓國的對日仇恨度甚至比中國更甚。
中韓在現實利益中也是變相的盟友。韓國如果想主導朝鮮半島統一就必須依靠中國,否則朝鮮半島統一就是一句空談。
在經濟利益上,韓國的主要外貿市場也是中國,在某種程度上韓國還在和日本競爭中國市場,因此在針對日本方面,中韓的利益關切是空前一致的。
世界為之顫抖:中國抗戰大閱兵釋放4大信號
早前,有日本媒體報道稱,中國將在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時舉行閱兵式。對這一傳言,當時有些半信半疑。
因為,我國從1949到1959年是每年國慶都有閱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本著厲行節約、勤儉建國的方針,決定改革國慶典禮制度,實行“五年一小慶、十年一大慶,逢大慶舉行閱兵。”1964年國防部頒布的軍隊列條令中,首次出現閱兵條款。
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緣故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國連續24年沒有舉行國慶閱兵。直到1981年,根據鄧小平的提議,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恢復閱兵,并于1984年國慶35周年時,舉行了恢復閱兵后第一次大型的國慶閱兵。
再接下來就重新回到了逢10年一次閱兵的規律,1999年建國50周年閱兵一次,2009年建國60周年閱兵一次。如果按照10年一大慶的規律,那么下次閱兵應該是在2019年舉行。所以,剛開始外媒傳言時,占豪是半信半疑。
1999年建國50周年閱兵
但是,當在外交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這個問題時,外交部發言人用“沒有要發布的消息”回應。看到外交部回應,當時個人看法就是2015年大閱兵基本八九不離十了,否則外交部一定會否認而不是用“沒有要發布的消息”來回應。
1999年建國50周年閱兵
因為,如果壓根沒有,外交部完全可以否定此事。只有事情確有其事,又不到發布消息時間或不應該由外交部發布此消息時,才會用這種措辭來回應。
最終,這一消息在北京“兩會”上獲得確認。據香港媒體1月24日報道,在北京“兩會”22日晚的政務咨詢會上,公安部副部長、北京公安局局長傅政華透露,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將在北京舉行。
據報,這是第一次有外國首腦出席的閱兵儀式。根據中國之前的聲明,中俄領導人將參加彼此的幾年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所以這次閱兵普京估計將出席,另外諸如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以及中國周邊的鄰國的一些領導人將會參加。
從過去大閱兵的規律上看,這是大閱兵或是臨時安排的一次閱兵,或是閱兵的相關制度有所改變。
但不管是哪一種,這都是新中國后第一次在非國慶節舉行大規模閱兵,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也具有極強的政治意義。
那么,為何會決定在2015年的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紀念活動時舉行這樣的盛大閱兵呢?這背后的政治考量是什么呢?在看來,這次舉行大閱兵的目的有四:
一、展示中國軍事實力。
2015年的反法西斯戰爭70周年紀念
軍事實力是現代國家競爭的最后的硬實力,所有的國家博弈、經濟競爭,終歸需要軍事實力作為支撐,否則就無法進行大國博弈,就只能當大國博弈的配角。
當前,大國博弈已經到深水區,大國之間可以妥協和騰挪的空間已越來越小,甚至已開始圖窮匕首見。
體現在具體的國際事件上,如美俄、歐俄因烏克蘭問題撕破臉,再如在貨幣戰層面各國互不相讓等,都是圖窮匕首見的一種體現。在這種背景下,作為世界大棋局上的最重要棋手之一,是到了展示軍事實力的時候了。
通過閱兵,我國可以向世界展示人民解放軍的軍容、軍貌、軍心,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國的軍事裝備實力。
有了這些硬實力支撐,才能在國際博弈中讓對手心有忌憚,才能讓伙伴安心合作跟隨,才能在戰略博弈時讓形勢往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此時借機展示,內涵深刻,意義非凡。
二、震懾日本,警告美國,向世界宣示中國維持戰后世界秩序的堅定決心。
近些年,在美國重返亞太遏制中國戰略的支撐下,在美國試圖封鎖中國的戰略支持下,日本對華越來越猖狂,不但將中國領土釣魚島“國有化”,還試圖否認歷史,否認對華侵略,并有再次走向軍國主義道路大的跡象。
美國重返亞太遏制中國戰略
對于日本的猖狂表現,近幾年美國采取了默認和支持的態度,美國甚至幫助日本解禁了集體自衛權。如果不出意外,日本將會在美國幫助下進一步修改和平憲法,推動國家正常化。
美日是在試圖顛覆二戰后的國際秩序,試圖改變日本的戰敗國地位
這些動作表明,美日是在試圖顛覆二戰后的國際秩序,試圖改變日本的戰敗國地位。美國的目的是,通過讓日本走向國家正常化并進一步武裝,將其打造成遏制中國的一把匕首。
作為日本,其戰略企圖首先就是要作為美國在西太平洋遏制中國的橋頭堡存在,其針對的目標就是中國,其改變戰后秩序的野心已昭然若揭。
如何遏制這些瘋狂企圖?只能通過展示自己的軍事能力,來向美國和日本表明中國的態度和決心,讓美日知道事關中國的戰后秩序絕不容許改變,誰挑戰事關中國的戰后秩序,誰就是動中國的核心利益,誰就是中國的敵人,誰就要有心理準備接受中國的強烈反擊。
此時大閱兵,中國就是向美日展示中國有這樣的能力。最近,有報道中國二炮東風-21可能部署在長白山的消息,就是警告美日,中國絕不會允許美日挑戰關于中國的戰后秩序,試圖在太平洋上遏制中國將是徒勞的,是必然走向失敗的。